在诸暨最南端的群山之中,有一个要素缺、人口少的山区。这里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它正努力探寻“答案”:因地制宜,产业振兴。
多年来,岭北镇被打上“无工业、弱农业”的标签,眼下,当地将盐焗鸡产业发展作为解锁“山区共富”密码的突破点。
年,岭北全镇8个行政村(社)组建强村公司,对盐焗鸡进行产业化升级,探索构建“生态化养殖+标准化制作+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推广”的盐焗鸡产业链,探索走出具有岭北特色的“产村融合、一体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岭北盐焗鸡宣传片
破局:“一”来“二”去找新路
岭北镇
岭北镇地处我市最南端,森林覆盖率达82.3%,与金华东阳、义乌相邻,是诸暨名副其实的“大水缸”。
受水源保护地环保政策限制,岭北的经济发展一度相对缓慢。“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绝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岭北镇党委书记石海斌看来,优越的生态资源正是岭北最为宝贵的财富,而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特色比较优势。
“我们要‘一来二去’,找到发展新路子。”石海斌解释,尽管工业发展遇阻,但岭北有着独一份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和美食体系,这之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一道盐焗鸡。“曾经的‘二产’工业虽然关停了,但‘一’来了,发展农业、养殖业,我们的机会也就来了。”
用餐时间,走进位于岭北镇金湾村的岭北山庄,店内已经有不少食客入座点菜。“来我们这里,盐焗鸡是必点菜,之前评上了诸暨十大特色菜,还上过央视。”岭北山庄老板周中成边招呼客人边说道。
岭北山庄是岭北镇最早一批经营的农家乐之一,生意一直红火。周中成说,仅他们一家农庄每年销售的盐焗鸡就有近3万只,每只售价80元。每逢节假日,来自天南海北的食客络绎不绝。“特别是五一、十一,从山脚开车上来的游客特别多,沿路都停满了车,吃饭甚至靠‘抢座’。”
岭北盐焗鸡
现在,盐焗鸡已成为岭北镇农特产品的“金字招牌”。据统计,如今慕名来岭北吃鸡的游客每年都有上万人,很多吃了还带去与家人朋友分享,目前岭北盐焗鸡年销量在10万只左右。
“盐焗鸡很受消费者喜欢,由于它的制作工艺很特别,鸡的品质又特别好,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广大市场价值。而且岭北的玉米种植广泛,又有很多竹林和荒废的林地,很适合养竹林鸡。”培育盐焗鸡产业,岭北有基础,这也让石海斌信心十足,“我们要打响‘岭北鸡是最好的鸡’这一概念品牌。”
路径:接“二”连“三”强产业
要做好乡村振兴文章,还需培育起产业,让乡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中,盐焗鸡便是石海斌口中要重点打造的富民产业,岭北镇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打造岭北盐焗鸡亿元产业。
关于盐焗鸡产业,镇里已有了清晰的规划。自年开始,岭北镇开始着手推动盐焗鸡产业化发展,全镇8个行政村(社区)抱团成立强村公司——诸暨岭北盐焗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探索构建“生态化养殖+标准化制作+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推广”的盐焗鸡产业链,接“二”连“三”夯实乡镇基业。
前不久,位于诸暨市区的全市第一家盐焗鸡中央厨房正式营业。占地平方米的制作区内,10台电焗炉同时运转,空气中充盈着喷香的盐焗鸡热气。另一边,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快速打包一批新鲜出炉的盐焗鸡,并根据订单配送到诸暨各地。
盐焗鸡配送车
“盐焗鸡公司与浙江山海裕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山海裕公司由具有食品生产销售经验且有志于盐焗鸡产业发展的团队组建。由山海裕公司负责制作和销售盐焗鸡,通过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集中配送,盐焗鸡的品质更加有保障。”岭北镇农业副镇长罗鑫鑫介绍,同时,制作需要很多劳动力,由镇里组织盐焗鸡手工技师在中央厨房开展培训,村民皆可免费报名。“村民们学会制作盐焗鸡这一手艺,赚钱的门路又多了一条。”
岭北人清楚地看到,从养殖场到餐桌,盐焗鸡全产业链最关键的一环在于销售,能否打开销路关系着这根“链条”能否顺利运转起来。岭北镇正积极推动与镇域内部分超市、农贸市场的对接,重点推进农村家宴市场,对于外出开岭北盐焗鸡销售点的村民,镇里将给予设备和装修补贴。
让岭北的鸡“飞”出大山,这还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创造附加价值,打响岭北鸡品牌,让岭北鸡真正变成致富鸡。”张颖说。岭北镇以“活泉”计划2.0版为载体,专门成立了年轻干部盐焗鸡产业化专班,为岭北盐焗鸡设计了统一的公用品牌LOGO,并注册了地域公共商标。
年轻干部盐焗鸡品牌策划商讨资料图
“卖盐焗鸡要像卖烧饼一样,不再只是一种地方美味,要真正把盐焗鸡产业做大做强。”张颖说,在诸暨城区采用线上加线下布点的模式,让市民吃到热气腾腾的盐焗鸡;在乡镇建立分销中心,统一负责农村家宴红白喜事的现场制作和销售;而在诸暨之外,岭北镇计划实施门店加盟计划,统一LOGO、制作标准、原料采购标准、经营标准。按照计划,今年岭北盐焗鸡产业将逐渐铺开,到年底要达到万元以上的销售额。
愿景:九九归一为共富
“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让一个村民掉队。”在石海斌看来,要让村民广泛参与其中。为此,岭北镇尝试在从养殖、制作到销售等各个环节拉长盐焗鸡产业链,创造增收机会。
在养殖环节,引入养殖大户,成立林中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公司与村集体合作模式,产出的鸡由岭北盐焗鸡公司统一回购。目前,一年30万尾的养殖基地已经完成选址,正抓紧完成鸡舍设计。通过村社集中流转闲置山(竹)林,转包给养殖有限公司为村集体增收,仅租金这一块,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岭北镇鼓励农户参与养殖,通过认养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鸡苗由林中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提供,按照标准化流程育种养殖后,再统一由公司兜底收购,低收入农户也能分享到岭北盐焗鸡产业化发展的红利。
学做岭北盐焗鸡资料图
“虽然没有工业,但我们要用工业化思维做大这个产业,在这个链条上尽可能多地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和致富机会。”石海斌说,目前村集体所有的养殖基地和农户散养的护栏由强村公司统一组织制作,利用村里闲置的竹子和篾匠资源,提升竹子附加值的同时,方便群众家门口就业。“据我们初步测算,光基础设施这一块,就有近万元的产值。”
在布局盐焗鸡产业的同时,岭北镇还在深挖其他特色农产品。包括豆腐包、玉米饼等,利用岭北镇每个村都有的家宴中心,发动各村村民按照食品作坊的要求,开展研究、制作、销售指导,把藏在深山里的好产品销出去。
“在我们的规划里,盐焗鸡产业实际上是一篇一二三产融合的‘大文章’,把养殖、制作、销售理顺了、打通了,从每个环节为村集体和农户增加收入,把岭北的好山好水好空气通过盐焗鸡、瓦罐鸡、玉米饼、豆腐包等特色美食转化为老百姓的真金白银,共同富裕就能一气呵成了!”石海斌说。
……
原标题:《解锁山区“共富”必答题!诸暨岭北定下亿元“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