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婚姻的悲剧老婆,孩子要是跟你姓,

女性来信程雨燕(化名)口述关键词:婚姻传统我该坚持下去吗?还没有结婚,但是和男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目前为止我们两个相处的很好,即使曾经有矛盾,也通过沟通解决了。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孩子跟谁姓。他老家是安徽的,很重视姓氏,要求孩子都跟他家姓,我家这边风俗是两家并一家,也就是说要两个孩子,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没有彩礼之类的东西。对他家来说,孩子不跟自己姓是要被邻里耻笑的,对我家来说,孩子都跟对方姓,我父母就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了。他家很有钱,如果结婚有了孩子,他家肯定会给孙子备好房子,甚至可能是别墅。我家只是普通人,要给孩子买房买车很不容易,即使买了,也跟不上他家的经济水平。我父母担心我嫁过去了,会不被他家里放在眼里,他妈妈很直爽,让我在他家里洗过碗,做过菜。(还没结婚这样的情况在我这边是比较少见的)现在关于孩子跟谁姓就很困扰,两家父母还没有谈过这个事,只是他家爸妈跟我谈过。对于嫁,我是同意的,但是也怕发生我父母担心的那种情况。我跟自己爸妈说过我愿意嫁的,但是要我去倔强地和我父母说,我又怕伤他们太深。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他家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我跟他提过分手,毕竟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双方心里都有疙瘩,以后生活可能还会爆发矛盾,但是要分手,他不舍得,我也不舍得。我跟他是在网上认识的,我们现在都定居苏州,在苏州西面。这边流行“两家并一家”。去年七月的时候,他跟家里谈过这个话题,说是知道这边的风俗,也跟家里商量过,告诉我他家里想要男孩,如果女孩可以跟我姓。然后十月我们彼此见了父母,十二月双方父母一起吃了一顿饭。现在快要过年了,要谈起婚嫁了,发现孩子跟谁姓成了一个坎。怎么办?小潘工作室回复婚姻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现实里的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不能高看婚姻,也不能把婚姻想象为爱情的结晶。婚姻客观而言,是交易,是契约,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并且让两个家庭的利益最大化。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形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从少年到青春期,从父母、学校到社会都拼命压抑一个人成为成年人的一切征兆,无论精神上的规训还是身体层面的禁欲,都是如此。但达到一个大众认可的适婚年龄,他们又马上被催熟,仿若一夜之间,他们就必须成为一个精神上成熟,又具备责任感的男女,这又怎么可能呢?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婚姻关系中的很多灾难性的结局,都是这样的病灶的后遗症。他们还未能成熟,就被推进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达成的人际关系中。也就是说,没有人教过孩子们如何爱与被爱,没有人教给他们如何真正的成长,依赖性强,自私心强,导致中国小夫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除了北上广这几个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数城市中,绝大多数年轻人都缺乏一段独自生活的经历。他们从原生家庭直接过渡到二人家庭,但独自生活,试错,寻觅,自我矫正,与真实世界独自交手的过程无比重要,几近必须,可这段生活被人为地彻底删除了。为什么近几年“巨婴”一词越来越流行,因为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大都开始步入婚姻,成为父母,他们身上原本的依赖属性开始显现,婚姻矛盾也就被激发出来了。有时是因为经济原因,有时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将成年人孩童化的压抑原则。原生家庭亲手造就了某些悲剧的根源。让年轻人没经历过真正拔节生长的过程,就被丢进了婚姻。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中国式婚姻的悲剧,都是两个孩子过家家,不是两个成年人过日子。你在来信中说道,与男友提过几次分手未果,也提到即使结婚,也会在婚后因此这些事情而爆发,更担心的是,你嫁给过去会受委屈。其实,这就是中国式婚姻的写照。有人人说,结婚是第二次投胎,婚姻红利,就是组建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这个新的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就相当于二次投胎。好比你,嫁给现任男友,就会让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等级,其子女也会享受到更高的物质生活待遇。简单讲,家庭及以血缘、婚姻为纽带联结的家庭,是个体在社会中存在的基本力量单位。这种单位的结合越是强力,越是在现实中有用,个体就越是被其束缚,被其压制。因为利益共同体的利益,最终也保证了每个个体的经济和生存利益,而在这些被保证的经济、安全、舒适、互助的效果中,个人自由与个体意志,是微不足道的。尤其是,你不能破坏这种利益共同体,不能反抗这种家长秩序和婚姻秩序。简单而言,你是这利益既得者,可以享受到大家族给你提供的优厚待遇,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服从这个家庭里家长的安排和指挥,你要放弃独立能力,放弃话语权,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你在婚姻中需要面对的,也是你现在正在担心的。孩子跟谁姓,只是你们婚姻矛盾萌生的一个导火索,因为你们家境不同,门风不同,所谓三观不同,两个家庭的父母就会发生分歧,甚至是形成对立。在古代社会,孩子随父姓,其实是随的男方家族姓,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古代社会女性是默认成为男方家族,注意,是男方家族,而不仅仅是男方个人,所以生下来的孩子,理应属于男方家族,在古代权利义务关系下,男方支撑90%的家庭财力物力,然后女方主要是负责90%的生育和养娃,这是一种平衡和交换,当然这是限制自由性别歧视,但是起码是一种平衡。而现在时代在变化,即使你们家庭没有男方富裕,但是养儿育女还是没问题的,也就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你们对传统的继承和解读发生了分歧,但是即使不去遵循这种传统又能怎样呢。其实,关键不在于你们,而在于双方父母能否妥协,若想结婚,必须要让双方父母做好沟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配图均来自网络,网友来信为真实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anjkyc.com/afhgx/5151.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7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