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时至立夏,
万物繁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告别春天进入夏季。
众所周知,凡属我国的传统节日或时令,必然不会少了各种民俗活动,祭祀、郊游、农忙等仪式都会安排上。随之而来的当然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让人从心理到生理都一同感知季节的变化,记录当下的美好一刻。
让我们从诗词中来看看古代的立夏都有哪些习俗,古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吧。
夜半
(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
元朝大儒,杰出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于其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言道:“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时间悄然来到立夏日,这时的人们刚刚进入梦乡……
《早夏寄元校书》司空曙独游野径送芳菲,绿岸草深虫入遍。珠荷荐果香寒簟,蓬莱永无车马到。高竹林居接翠微,青丛花尽蝶来稀。玉柄摇风满夏衣,更当斋夜忆元晖。鸡鸣
(1~3时)
明人《遵生八笺》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夏日炎炎正好眠。从这个夜晚开始,人们的睡眠质量明显比之前要好。
《立夏奉祀太一宫》刘筠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琳房遍设沉榆席,金檠齐燃绿桂膏。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平旦
(3~5时)
迎夏启冰。
古代帝王在立夏的这一天,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虽然不用早朝,但和早朝一样的时间点卯着实让人感觉犯困呀。)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这样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可见在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民间也有类似的习俗,清人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也记载:“(立夏日)市中敲铜盏卖梅汤者,与卖西瓜者铿聒远近。”
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早在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
而在民间,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虽不能得冰,却也有在这天喝冰饮的习俗。还是《帝京景物略》载云:“立夏日启冰……编氓(指老百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生磕,曰‘冰盏’。”
《迎夏饯春》文武百官离京城,随帝南郊迎夏行。君臣一律穿礼服,马匹车旗朱红映。宫廷立夏启冰饮,赐予文武众大臣。末春之垂添伤感,酒食送行意饯春。食时
(7~9时)
立夏尝新。
在无锡民间又叫做“立夏尝三鲜”,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有元麦、蒜苗为其一);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头为其一);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或有鲳鱼、黄鱼、银鱼、子鲚鱼为其一)。
《雨后立夏》谢榛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旅身。隅中
(9~11时)
饯春。
这是一种与“迎夏”相对应的民俗,其含义是为春天饯行,主要流行于江浙等地。在立夏日备酒菜“饯春”,就如同送别亲友时为其“饯行”一样。饯春习俗如今还在一些地方流行,当代诗人、画家吴藕汀《立夏》诗曰:“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阮郎归·立夏》张大烈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日中
(11~13时)
立夏之后,会感到温度明显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酷热炎暑,雷雨增多,充足的雨水和阳光使得农作物迅猛生长。
《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元稹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苽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日昳
(13~15时)
立夏斗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每年立夏之日,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斗输了的一方就要把蛋吃掉,然后换人继续斗蛋直到选出“蛋王”。
《立夏》(宋)陆游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晡时
(15~17时)
秤人讨彩。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待到立秋再秤体重,看经过苦夏,身子清减多少。有意思的是,当时“悬以大秤”,民间形容是,“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话说,古人们这一点和我们恰好相反,古人们在立夏这一天都追求体重越重越好,不像我们……(小编默默低头看了看凸起的小肚腩)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日入
(17~19时)
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在宁波吃一种细细长长象征希望和健康的“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做一碗清甜可口的笋汤或者笋烧牛肉,开启美好的立夏节气。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黄昏
(19~21时)
到了夏天的夜晚,找一处绿荫纳凉,或寻一处酒馆一边喝酒一边吃夜宵,好不惬意。
《蒲松龄著作佚存·驻色酒》记载,古代齐鲁有妇女立夏饮“驻色酒”之习俗。每到了立夏日,齐鲁地区民间妇女们往往要饮用一种“驻色酒”,所谓“驻色酒”,顾名思义是驻颜有术,据说能帮助保持容颜美好。
《立夏日纳凉》李光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人定
(21~23时)
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傍晚的星空可以用“北斗上升,狮子临空,双角东守,猎户西行”来概括。此时的北斗七星已经挂在北天的高空,狮子座升入了正空,代表东方苍龙的大角星和角宿一闪耀东方,猎户座渐渐西坠。
美好的一天就要结束了,大家都要开始收拾收拾洗洗睡了。在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第二天精神奕奕不会犯困。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