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吃到不正宗的家乡菜,也觉得心有宽慰,但也总觉得“欠一口儿”。这样“欠一口儿”的味道,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乡愁。春节回家最让人窝心的莫过于妈妈烹制的那一桌家乡味道。
己亥猪年伊始,棒棒给你带来我国八大地区的春节特色菜,请你品尝我大中国满满的年味,也品尝这浓浓的家乡滋味(欢迎小可爱们留言分享家乡的春节特色美食)。
系列的 站我们就走进西南地区,看看年夜饭上除了大鱼大虾,饺子鲜肉,还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主食有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米、红薯、蚕、青稞、荞麦、大豆、红稗和高粱。米制品小吃很有名气,米线鲜香,糌粑特异,糌粑、粽粑、荷叶包饭都用于待客。普遍嗜辣,“宁可无菜,不可缺辣”;大多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不稳之意)”
四川
辣就完事,开心才能把日子过好
俗话说,川渝线的四川段是一条美不胜收的路线,拥有着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说起四川的美食,大家先想到的可能是四川火锅吧,其实除此之外,四川菜还有很多地区特色,比如麻辣酥香的成都陈麻婆豆腐、开胃诱人的绵阳江油肥肠、鲜香细腻的自贡冷吃兔、香嫩绵软的达州开江豆笋、绵韧不粘的广元蒸凉面、肥而不腻的东坡肘子、味鲜至极的雅安贡椒鱼、味美保健的简阳羊肉汤……还有四川人最离不开的佐餐菜肴——四川泡菜,其味道酸咸,开胃去腻,“一碗米饭,配一点泡菜就行”,它可以说是四川人的 了!当然啦,四川也不乏清淡美食,比如细腻酥软的白糕、猪儿粑、凉糕。有一种说法,来到四川的朋友都会成为“吃货”,这里小吃遍地,这里更是味觉的江湖,有机会一定来走走呀,让味蕾有一次全新体验。
四川猪儿粑
白糕
白糕、猪儿粑是早餐的 选择,是四川小城清早雾气氤氲的记忆。猪儿粑面质软糯,筷子从中间夹起来,前面的“脸”就变形了,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里面的咸香肉末,是清早食肉的不二选择。白糕醇甜质朴,米香味从蒸笼里飘出来,和店另一头豆浆机的豆香混合在一起,让人不自主定义“这就是这里的早晨了!”。不止是米的微甜,店家有时还加上四川满街满巷的桂花,和在糕里蒸,化成调子悠长的桂花香,似乎一口能尝到其中柔和的四季。
坨子肉
坨子肉,取自肥瘦相间的猪五花肉,起源于四川乡间,如今几乎也是家家户户过年时的菜品。
古蔺麻辣鸡
四川讲究辣的香、调味丰富,这只鸡就充分展示了这个特点。先熬卤料,八角,桂皮,花椒,甘松,小茴香,白寇,砂仁,香叶,沙姜,白起……三十多种香料热气腾腾地煮一整天,再把整鸡放进去,越是反复使用过的卤水,汤中保存的鸡肉香味越浓郁。卤制之后出锅,还有一道注入灵*的步骤:配作料。花椒粉、干红椒、芝麻油、胡椒……饱蘸红油,辣中带着芝麻醇厚的悠香,辣中带着卤料隐秘的草香,辣中带着鸡肉滋润的鲜香,只有正宗老店的老板,才掌握其间微妙的搭配奥义。
红味水煮鱼
江边的城市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江上泊一辆轮船做渔馆,捕鱼做鱼吃鱼同时进行,甚得讲究河鱼新鲜度的食客之心。招牌菜非水煮鱼莫属,当然分量也 ,老板娘双手合抱一整盆上来,白花花的鱼肉漂浮在一盆百花齐放的红油上面,仔细看:大蒜姜片葱段香菜,是整盆菜除红料外的颜色,红椒麻椒豆瓣(多种香料辣椒与霉豆瓣泡制的酱料)挤挤攘攘覆满,食材和香料不同的味道在红汤里游弋,交汇,反应,鱼肉夹起来都裹上一道滚烫的油香。入口首先是鱼肉的嫰滑的口感,咀嚼时才品到咸辣麻香复杂饱满的调味,在嘴里洋溢蹦迪,可算是辣之大成。吃多了麻到舌尖罢工,时间停止,便引得客人啧啧赞叹“新鲜!入味!”
牛肉火锅
“来自三峡深处的美味”——某家牛肉馆如是介绍道。少量肥肉和软骨混杂的牛肉鲜嫩筋道,搭配香菜小米辣可获得史诗级清爽体验。(引战言论:香菜真是太好吃了??)
不妨把碗里的汤料也舀起来品,嘴里疯狂地告诉你这是菌类的鲜香味,同时辣椒面子蒜泥花椒尖椒小米椒在喉咙里一齐炸开,好似春晚演员返场登台合唱《难忘今宵》,算为这局牛肉火锅画出圆满的完结。
红糖糍粑
红糖糍粑不好意思说是火锅的搭配,火锅的一部分灵*才是它应有的姓名。每局火锅吃到主菜即将见底的时候端上来,金*色的一小块裹着豆面和砂糖,蘸了红糖咬一口,绵软柔韧,糯米的香甜冲散唇齿之间的辣味,小朋友望向红糖碟子的一个眼神诚实说明一切:暗戳戳地想要用筷子再蘸一点点起来,吧唧一口抿来吃。
四川辣味香肠
四川腊肉
对于会做会吃的四川人来说,可以上桌的猪肉可不仅仅包括猪拱嘴、猪耳朵、猪头肉、猪舌头、猪肘子、猪蹄子、猪尾巴、猪排骨这些,最最重要的当然是腊肉、香肠(尤其是辣味香肠)了!腊肉的做法也很简单,即在腊月腌制的熏肉,一般只需要将猪肉撒上盐浸渍数日,然后用谷草和柏树枝条树叶熏烤、晾干,其独特的烟熏美味, 能让你难以忘怀。
还有凉拌土豆加折耳根、廖记棒棒鸡、烤鱼包浆豆腐、麻辣兔头、冒菜毛血旺……我顶不住(可以了可以了,下一站麻将快点走了)
云南
绿色的味道,我知道
俗话说云南人都是家乡宝,除了宜人气候,更有舍不得的美食。滇菜大概是最有民族特色的菜系了,滇中兼收并蓄,滇东北与彝交融,滇西北与藏相近,滇西白族气氛浓厚,滇南傣味最负盛名。但在口味和食材上又是殊途同归,既彰显了西南地区最出彩的辣,还有洋芋天下 (破音)!乳饼乳扇等乳制品也很常见,以及每年夏季才开始生长的山珍野生菌。咸菜和调味品存在感很强,香茅草、昭通酱、路南卤腐、曲靖韭菜花,云南人都知道。烹饪用的的器皿也是很有特色的!竹筒、汽锅、树叶、挖空的菠萝,非常原生态。吃货有机会一定要走一转西南边陲的彩云之南呀,是新奇刺激的体验没错了。
过桥米线
米线处处有,云南特别多,但过桥米线一定是米线风云榜top1。这碗米线诞生于一位聪慧贤淑的妻子助力丈夫国考(不是)的过程中,其吃法特点在于包括米线在内的多种食材倒进汤里泡一泡就熟了,不仅烹饪简单,还能享受DIY的乐趣。
云南辣子鸡
辣子鸡大概是云南吃辣最鲜明的表现,一眼望去半盘辣椒半盘鸡,整盘都是红红滴。辣子鸡不能只是辣,还得香,否则就叫“寡辣”,食用体验极差。滇系辣子鸡又和川系的不一样,鸡肉湿软而有嚼劲,一盘辣子鸡的油泌出来能满一碗。
野生菌
云南人习惯讲“菌”而不讲“蘑菇”,金针菇就只配叫“蘑菇”(蘑菇:exm?)在云南,野生菌这该死的鲜美牢牢抓住了每个人的心。鸡枞、松茸、见手青……都是味觉和精神的双重新奇体验,食用后小概率可见小人打牌场面。
油炸虫子
靠山吃山,所以有吃竹虫。靠水吃水,所以有吃水蜻蜓。此外吃得更多的是蜂蛹。虫子这个东西就很难说,下筷的时候内心挣扎,吃到嘴里香到上天。像蜂蛹这样的,还可以想象一下一包蛋白质在嘴里炸开的感觉。通往 的路是属于勇者的,懂我意思吧。
云南泡鲁达
制作好的泡鲁达端上来看着就很有食欲,大大的一杯,上面大块面包和椰丝,闻起来有浓浓的椰丝和面包的混合香气,泡正在椰奶中的面包吃起来又香又脆,冰凉可口。夏日里来上一杯泡鲁达,别提多惬意了!
烧饵块
饵块真的是云南人的 了,香糯的米浆做出最Q弹的口感,可以烧、炸、蒸、煮。我的 是加上调好的肉馅烤好后卷起来满满一口,暴风好吃了!
乳扇
云南第N怪,牛奶切成片片卖。乳扇可以做各种的菜肴,凉拌,油煎,烧烤皆可。小吃的话,我最喜欢烤熟了刷一层玫瑰糖,奶香味和花的甜蜜,你想象不到的绝配。
云南玫瑰凉糕
没有玫瑰糖就不会有玫瑰凉糕。糯米糕中间夹上豆沙,
上头铺满芝麻,蒸熟放凉,撒上红枣,葡萄干和蜜饯,淋上玫瑰糖调稀的糖水。粗鲁如我,都忍不住一手筷子一手小勺,小口小口的品味这富有多重口味的小妖精。
喜洲破酥粑粑
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大约十分钟后,一锅*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贵州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
贵州地处西南,气候潮湿。在贵州人的餐桌不难发现辣椒花椒生姜的影子,香辛料不仅可以驱寒祛湿,已经成为贵州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贵阳丝娃娃,遵义羊肉粉,铜仁思南绿豆粉,凯里酸汤鱼,但家香酥鸭都少不了辣椒花椒的点缀。贵州美食完美的体现了西南地区特色的辣,如果你偏爱麻辣,钟情绿色,那么贵州 是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丝娃娃
丝娃娃可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贵州美食。丝娃娃便是普通的蔬菜切丝,用面皮卷起来,加入奇妙的蘸水,味道便可丰富起来。闲来无事,约上三五好友,一份丝娃娃便可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
凯里酸汤鱼
黔东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音làocuān,方言,意为走路不稳,东偏西倒)”。酸汤类菜肴,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凯里市区最为典型,故外界统称为凯里酸汤鱼。
红油米豆腐
红油米豆腐中的红油经过 秘制而成,也因红油的秘制方法不一,所拌出的米豆腐口味也就不一。米豆腐嫩,其配料*豆酥,花生脆,豆芽甜,黑大头菜味浓,油红香辣。这样拌出的红油米豆腐不仅口味纯正,而且消暑解馋。主要是在夏季当作消暑食品。选用贵州本地大米作原料制作而成,当地人吃米豆腐实际上就是吃米豆腐的佐料,因此红油豆腐的佐料配得比较多。其特色为色泽红亮、香辣可口、清凉。
霉豆腐
贵州的霉豆腐和腐乳有一些相似,闻起来很臭,吃到嘴里便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偏咸。就连制作方法也大致相同,将豆腐块培养出菌丝,裹上辣椒粉以后装入罐子里面,待三五日便可取出食用。
绿豆粉
绿豆粉是很多思南人早餐的 选择,绵软的绿豆粉配上热气腾腾的牛骨汤,洒上葱花香菜,可根据个人口味加酸菜,鸡蛋,牛肉。免费的豆浆想喝几碗喝几碗。贵州人讲究正月里吃现成的,即不必大费周折即可上桌的食物,绿豆粉无疑成了 选择。农村的手工绿豆粉最为美味,熟练的手法,恰到好处的火候,才可制造出味道刚好的绿豆粉。
贵州甜米酒
每个贵州小孩应该都有一段小时候和米酒醉了的记忆,甜甜的味道,淡淡的酒香,馋得小孩不顾长辈劝扰,偷偷喝了起来。好想所有的米酒都来自外婆家,所有的外婆都会阻止孩子和甜米酒, ,所有的孩子都醉过。
花江狗肉
俗话有“十月有个小阳春,花江狗肉胜人参”。花江狗肉是源产于贵州省关岭县花江镇的一种菜品,其制作烹饪技术要求高,主要原材料有肥嫩狗,花椒,砂仁,狗肉香等,口味鲜香、香辣。
西藏
生猛!
行走在西藏广袤的大地上,你不仅能感受到来自太阳的问候,能目睹别样的风景,还能品尝到独具一格的“藏餐”。在寒冷的冬季,西藏饮食主要以肉类为主,比如手抓牛肉、羊肉,风干牛肉,烤藏香猪等等。而在夏季藏民多吃奶制品,酥油茶、奶渣、酸奶什么的。不同的地域有不一样的风景,也有特色独具的饮食习惯。就像豆汁儿习惯不了南方人的口味,西藏的各色美食也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存在。西藏美食用到的调料极少,基本上只会用到盐、辣椒和葱蒜,这种原始而狂野的美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比如生牛肉酱,这可是藏民用来招待贵宾的美食,但是藏药、香草和新鲜生牛肉碰撞出的浓烈的腥味让爱它的人欲罢不能,不能接受的人只能有口无福了。
风干牛肉
西藏的牦牛肉干最著称,肉质酥松,细腻,每条肉干的纹理清晰,这种风干肉看起来比较硬,其实食用起来是属于酥松的口感,藏族喜欢吃风干牛羊肉,逢年过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青稞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净,它是藏族同胞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雪域羊头
雪域羊头是西藏十大经典名菜之一,雪域藏族有崇羊习俗,在过去藏族人必须打一颗公羊头挂在大门顶上,而在春节这个时候,许多西藏本地人都会将羊头这一美食搬上餐桌。
烤藏香猪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特有的一种瘦肉型猪,生长在海拔米至米的山间密林中,吃野外植物,是我国 的放牧型猪种。因其肉质营养丰富,被称为“高原之珍”。
酥油茶
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这便是酥油茶的来历。酥油茶在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是藏族同胞每日必备的饮品。
生牛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藏人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藏人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酸奶饭
来到西藏,传统的“酸奶”概念会被彻底颠覆。西藏酸奶那厚重的层次感、纯正干净的口感,就像那里湛蓝纯净的天空上点缀着洁白的浮云,产生的境界无法超越。将蒸熟的米饭装入容器,取适量酸奶浇盖并加入白糖、水果等,一道特色充饥的甜品类主食就做好了。酸奶饭也是西藏寺庙僧人的主要食品。
虫草肉丸
冬虫夏草闻名全世界,滋肺补肾,提高免疫力,尤其新鲜虫草的功效更为显著。和肉丸一起搭配更是养生又美味。
松茸炖藏香鸡
松茸炖藏香鸡是雪域高原名不虚传的特色菜。藏香鸡生长在海拔多米的高原上,在丛林里觅食生活,喝的是雪山矿泉水,吃的是虫草、雪莲等各种珍贵药材,肉质香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颇高。做为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有人这样形容藏香鸡:集草原鸡的自然,乌鸡的滋养,珍珠鸡的玲珑于一体,取之精华,集之大成,生长在世界脊梁上,是鸡界的珠穆朗玛。
重庆
重庆和她的“江湖”
可能你知道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也可能知道水煮牛肉和香辣兔头;还可能知道牛油火锅和酸辣粉;实际上,川菜是有三个不同台柱子撑着的它们各成气候,共同构成了川菜的完整派系。
那么接下来,告诉你它们的大名!
成都片区选手——官府菜、上河帮
自贡片区选手——盐帮菜、小河帮
重庆片区选手——江湖菜、下河帮
好的,你肯定开始流口水了,正式开始要开始讲吃的了,但请你先把口水擦掉三分之二,今天咱们就只来聊聊关于——重庆和她的“江湖”
两路火锅鱼
是的,重庆江湖菜,几乎全部来自于高手遍布的市井小馆、苍蝇小店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个刚猛的群体:重庆出租车司机。
“机场走不走!”
“我吃个饭搞不搞得赢?”
“不得行,赶到起咧”
“走嘛走嘛,甩你到机场再去两路吃鱼”
(两路是重庆地名,在机场旁边,路边各种小餐馆针对司机朋友发明了火锅鱼)
——在嘉州趴活的出租车司机准备去吃两路火锅鱼
江津酸菜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