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幕幕暖心故事持续上演——
从深夜核酸检测采样点前的坚守,到封控小区值守点上的守望;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到一箱箱暖意融融的抗疫物资;从雄关脚下到*河之滨,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宇前,每时每刻都涌现着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
危难关头,守望相助的力量迅速汇聚——
天使白、橄榄绿、警察蓝、志愿红都是“战袍”;*马甲、环卫装、快递服、安全帽下都是“战士”,无数人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平凡铸就不凡。生命至上,涓滴之力汇聚起磅礴之势。万陇原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嘉峪关市在高速路口设置核酸检测点。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
“志愿红”成为最靓颜色
“我申请加入志愿者!”
10月,深秋的陇原大地上,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声音。
他来了,他也来了。
根据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应急志愿服务远程数据协同中心数据显示,8天共收到志愿者报名信息条,平均每3.16分钟就有一名志愿者申请加入!
深夜,兰州市牟家庄考古研究所卡口点,志愿者闫旭旭负责查验住户的健康码,冷了就在电暖器旁坐会儿,或是喝几口热水……
“从穿上红马甲的那一刻起,就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10月26日,闫旭旭看到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临时招募防疫应急志愿者,他立即报名。从10月27日起,每个夜晚,闫旭旭都在这里整夜值守。
兰州市医疗卫生行业组建的青年突击队把守危险“前哨”,在万达广场、张掖路、名城广场、中街子等核酸采样点,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兰州市公安局团委组建的青年突击队全面活跃在服务区、收费站等一线战场,在辖区所有收费站出入口设置防疫检查岗点,逐一登记、逢车必查、见疑不放。
兰州市各区县团委组织的名青年志愿者投身到余个村(社区),在全市余个网格日夜坚守,余名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团干部活跃在基层抗疫一线。
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成立青年突击队支,招募储备青年志愿者1.2万人,出动青年志愿者人次,防疫消杀重点场所家、面积万平方米,搭建核酸检测点帐篷顶,运送物资次,志愿服务时长.8万小时。
疫情面前,总有一些人逆向而行,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背影。其中不乏志愿者夫妻、志愿者父子、志愿者母女,他们一起奋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
陈冰,兰州交通大学附属小学90后教师,中共*员,作为甘肃蓝天救援队女子突击队队长,她主动请缨参与抗疫志愿工作。体重仅有86斤的她,穿起厚重的防护服,肩背沉重的消杀设备,走遍需要消杀的每一个角落。
“媳妇,看到你每天这么忙碌,我很心疼,让我和你一起战斗吧……”陈冰的爱人王锋选择和妻子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在社区核酸检测点引导和维持秩序。
王锋平日经营一家美发店,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他义务为执勤一线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理发。
10月19日凌晨,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街道上川村社区副主任宋子利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这位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共产*员、退役*人,得知社区需要临时招募一位志愿者专职司机运送物资时,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宋玉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子俩始终并肩抗疫。
不只在兰州。
疫情发生后,嘉峪关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先进模范以及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行动,广大志愿者热切响应,迅速密织起疫情防控“安全网”,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以实际行动凝聚抗疫“志愿红”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天水市划分*员责任区个,下沉社区(村)报到*员干部名,帮助开展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社区管控、生活保障等工作,确保每个防控点位都有*员身影,切实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据统计,全省有近万名志愿者、3.4万个志愿服务组织、5.2万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参与此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他们中,有人推迟婚期赶赴抗疫一线,有人写下战书主动请缨,有人披风沥雨坚守岗位……
寒风中,他们“逆风”而行,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我省首个实行封控管理的兰州市城关区铁路西村街道云祥小区,工作人员为小区住户分送生活用品,确保封控小区居民的生活保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高樯
隔离隔不住人间大爱
疫情之下,一道道封锁线将病*隔绝,但爱,却从未被隔离。
面对不期而至的疫情,被隔离的居民也曾慌乱和迷茫,但在邻里间的暖心关怀和小区物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悉心照料下,所有人都树起了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念。
10月25日,兰州市安宁区飞天世纪新城小区出现1例确诊病例。
负责小区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兰州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物业工作人员一刻没有停歇,他们迅速投入多户、多人居家隔离的服务工作中。在做好业主情绪安抚工作的同时,告知业主:有任何困难,请第一时间找物业!
10月27日,兰州飞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兰州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自费采购水果送达兰州市安宁区飞天世纪新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分拣、分包,随后这些水果被逐一配送到多户家中。
“本来都不知道隔离的日子将怎么过,现在一点都不担心了,有人守护的感觉真的很暖心。”
“你们想的做的都太周到了!”特殊时期物业的周到服务,让许多业主十分感动,业主群成了大家表达感谢的渠道,成了业主们彼此温暖、相互关心的地方。
天水市麦积区天庆麦积小镇实施封控管理后,麦积区桥南街道办事处就同包抓单位组成8个服务小组,为每户居民提供生活物资采购、疾病送医、药品购买、水电天然气充值等多项服务。
“寒潮来临之前,我们物业统一登记了业主天然气情况,帮业主买了5万多元的燃气,保障他们温暖过冬。”桥南办事处工作人员王玉婷说。
除了物业人员,为了保证封控小区住户正常生活,负责运送生活物资、保障后勤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撑起了居民正常生活的“生命线”。
10月19日起,兰州市城管委的工作人员承担起了向封控小区运送物资的任务。
“”,这是兰州市城关区城市管理局雁北综合行*执法队协管员蔡为超10月19日的步数统计,而他的“运动场”,就是从警戒线到大门口这短短30米的距离。
“米、面、生活用品、桶装水……住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往里搬什么。”和蔡为超一起担负物资运送任务的董建*说。
10月23日,嘉峪关市福民小区实施封控。为了保证封控居民正常供暖,嘉恒集团城市供热分公司工作人员统一穿好防护服,迅速进入福民小区开展工作。
“我是老*员,请放心,这里有我!”嘉恒集团热力检修二中心刘卫东,家住福民小区,他自带工具及时完成福民换热站设备的点检和日常操作。被封控的日子里,除了确诊的14号楼住户家里因规定没去外,其他住户的暖气问题都被他解决得妥妥帖帖。
“脱下防护服,他们也是家里的宝贝啊!”
看着窗外奔波劳碌的“红马甲”和“蓝马甲”们,许多隔离住户的眼眶湿润了。
因为爱,这个深秋并不寒冷。
10月19日,志愿者刘桓硕与另外9名志愿者进入兰州天庆丽舍小区,为封控小区住户服务。进入封控小区时,大家身上还穿着秋装,伴着一场初雪,兰州气温骤降……
看到志愿者冻得瑟瑟发抖,住户从家中拿出羽绒服、保暖衣,让志愿者穿上。
“我身上这件就是一位叔叔给我的,穿着特别暖和。”刘桓硕说。
志愿工作细碎繁杂,很多人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小区住户便自发在家里煮面、煮鸡蛋,连同面包、饼干等一并送到工作人员手中,“你们辛苦啦,多吃些,有需要就告诉我们。”这样的话语刘桓硕每天都能听到,每一次听都很暖心。
疫情发生后,封控小区住户陆续自发在阳台上悬挂国旗。一天傍晚,天庆丽舍独居的老人在阳台上唱起《歌唱祖国》,小区业主纷纷加入共同歌唱,用歌声相互加油打气……
“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业主,心中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一位居民说。
隔离的日子里,邻里间的关爱,为大家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天庆丽舍小区被封控后,有餐饮企业为小区住户统一配餐,一些住户家中储备相对充足,他们在业主群里告知,将自己家的那几份餐留给有需要的邻居。
“以前,小区里的邻居相互间并不熟悉,同一栋楼的住户大部分也只是‘点头’之交。现在,哪家有独居老人需要送饭,谁家孩子有不会做的数学题……业主群里就能搞定。”一位住户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
“热气腾腾的花卷和馒头出锅了,有姜*的和苦豆子的,想吃的邻居报数,一会我分装好,明天还要做南瓜的……”有的业主家里蒸了馒头、做了好吃的,就放在家门口,请志愿者帮忙拿给需要的人……
兰州、张掖、天水……一个个封控小区里,白衣战士披坚执锐,*员干部冲锋在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用情用心,居民邻里守望相助,共同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战“疫”乐章。
武威市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抗疫路上你我同行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感染了广大市民,为抗疫作贡献,很快成了普通市民的共识和心愿。
疫情发生初期,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社区中山林核酸检测采样点前,居民们自发排起了长队,队伍里有老人,也有小孩,但队伍始终安静、有序。即便有人已排了好几个小时,即便孩子已趴在爸爸背上睡着了,但没有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坚持做完每一轮核酸检测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支持。
凌晨1时,兰州金轮广场核酸采集点前,气温很低,许多市民冻得瑟瑟发抖,但仍按照要求,间隔1米排队,安静、有序地等待。他们知道,“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不给疫情防控添麻烦”是他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更多的市民,将点滴善举融入寒冷的深秋,让寒秋多了几分温暖。
10月21日,根据抗疫需要,兰州市酒泉路夜市停止营业,往日热闹的市场变成了核酸检测点。摊主不仅理解停业,还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他们将平时用来营业的小板凳提供给排队待检的市民。不仅如此,在队伍两旁,附近商家主动摆出一张张条桌,摆放上热水壶、一次性水杯和餐巾纸,为市民提供方便。考虑到排队居民上厕所不方便,夜市上多家店铺暖心地贴出了“本店已消*,内有卫生间,扫码可进入”的提示牌……
在这里排队待检的市民张华说,看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如此温暖,看到大家如此齐心协力,坚信很快会战胜疫情。
烟火抚心,热面暖人。
一杯热咖啡、一碗热冬果、一碗牛肉面……更多的普通市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表达崇敬与真挚。
深夜,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一家餐饮企业的员工,为附近的三个核酸采样点送上一碗碗自己熬制的热冬果。
行走花草咖啡店的员工在咖啡杯上画上可爱的卡通图画,送给兰大一院门前核酸检测点执勤的一线交警。
兰州市多家牛肉面商家发出倡议,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等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牛肉面。
在皋兰县九合镇各疫情防控卡口点和核酸检测采样点,有的人悄悄放下一箱箱方便面后匆匆离去。
“能不能帮我找些暖手宝,有多少要多少,送给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兰州市民李世杰联系在鱼池口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商铺的邻居张坤。张坤二话不说,立刻联系同行。凌晨1时许,张坤将个暖手宝送到李世杰手中,李世杰委托辖区派出所民警进行派送。
一场“暖手宝”引发的接力,温暖了一线抗疫人员的心,也温暖了一座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疫”战面前,陇原儿女守望相助、同心同向,展现了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气魄。
他们,在经历风雨后更加坚强自信,成为陇原伟大抗疫精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