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度百家号联合中国青年报共同打造的《不一young的家乡味》收官了,节目以美食微纪录片的形式,搭配年轻化趣味性的内容,展现了不同地方的美食,进而弘扬中国特色美食文化。
节目邀请了韩庚、赵露思、白鹿、蔡文静、许魏洲五位来自不同地方的明星,通过他们对家乡味道的描述,唤起异乡人的美食记忆。
都说,尝遍千城百味,最难忘家乡味,那么家乡到底是味道呢?
来自大东北的韩庚,记忆中的家乡味是酸菜血肠汆白肉与杀猪菜,这是他无论走到哪都无法忘记的味道,也是承载乡愁的味道。
对于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来说,酸菜血肠汆白肉与杀猪菜是必不可少的佳肴美味。把洗干净的大白菜放入食盐腌制,将猪血灌在猪肠中慢熬,待到酸菜研制完成清脆可口时,将煮好的血肠放入切好的酸菜中一起慢火炖。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味道。
杀猪菜也是东北人饭桌上不可少的,这道具有代表性的名菜,是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蒜泥白肉、蒜泥护心肉,大块的肉片配上蒜酱,原汁原味肥而不腻,吃出年味。
除此之外,土豆炖豆角、鱼、包饺子、黑龙江的地三鲜、酸菜白肉等家乡菜,也都是韩庚对家乡的记忆。这些家乡菜,更是身在异乡的东北人的记忆。
对于四川成都的赵露思而言,家乡味就是串串、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麻辣火锅。
成都可谓是美食江湖,在这里没有鸳鸯锅,只有红彤彤的辣椒,在外地人眼中微辣是放一小勺辣椒,而对成都的厨师而言,就是少放一勺辣椒。
所以,“辣”也成了成都人的专属记忆。
起源于成都的串串,不仅将各种食材串联在一起,更是将每一个成都人的胃“串”在一起。
新鲜的食材,配上独家秘制底料,鲜香四溢。吃一口满口回香,辣而不燥。
这是老成都人的记忆,随着串串的不断发展与传播,也成为全国人的热门选择。食得好味,快意人生,从对美食的追求,也足以看出成都人的潇洒人生态度。
相比成都人的无辣不欢,江苏常州的白鹿,显得清新不少。
对她而言,家乡的味道就是一碗银丝面。
俗话说,吃完银丝面,才算到江南,拥有百年历史的银丝面,可谓是常州人的独特记忆。
银丝面的面颇为讲究,在常州开有五十多家分店的银丝面第四代传人,现场讲述这十六字口诀:洁白如银,条细似弦,柔滑软爽,韧劲十足。
一斤面加入三个蛋清,蛋清能让面条的口感更好,使煮好的面不涨面。同时,银丝面还要讲究“三烫”,即面烫、汤烫、碗烫。
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也是银丝面的“倔强”。
面、汤、哨、热是银丝面的精髓,一口面,一口汤,如沐江南和风细雨。所以,银丝面是每一个常州人的记忆,是味蕾上的情感连接。
一城一故事,一味一情怀,《不一young的家乡味》通过对家乡美食的介绍,勾起了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美食的怀念。
说过东北、成都、常州,那也就不得不说说湖北与上海的“味道”。
身为湖北人的蔡文静,一碗排骨藕汤是她最最难忘的味道,是专属与妈妈的,是属于姥姥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盛产莲藕的湖北,养成了“无汤不成席”的饮食习惯。
拿莲藕与肉骨头煨汤,鲜香清甜,营养丰富,能喝上一碗神清气爽一整天。所以,对于在异乡工作的蔡文静来说,无论走到哪,走多远,都忘不掉家乡的排骨藕汤。
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那么对上海人来说,红烧肉就是那碗乡愁。
许魏洲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红烧肉对他来说是妈妈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上海人偏甜口,所以每道菜里都会放点糖,红烧肉也是如此,这样才能煮出肥而不腻、甜中带鲜的肉来。
红烧肉有两个要领,第一是味道要浓,第二是酱油色要重。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就是红烧肉的特色。
除了红烧肉外,红烧划水、响油鳝糊、油爆虾都是有名的上海菜。承载着,每一个上海人的记忆。
乡音不改,乡愁难忘,家乡的美食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
《不一young的家乡味》通过五位艺人的视角介绍家乡美食,再通过视觉的传递与乡愁相融合。既与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让每一位漂泊在异乡的观众感受到家乡的味道与温暖,唤起异乡人的美食记忆,同时又弘扬了中国特色美食文化。
节目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不只是笼统地介绍一道美食,而是先通过明星艺人的视角去展开,再通过美食老板的讲述,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地地道道的地方特色。
如今,《不一young的家乡味》已收官,但它留下来的是每一位观众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美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