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要上市,暴利的燕窝能洗白吗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m.39.net/pf/a_6188265.html

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原创

作者

吴娇颖

编辑

金玙璠

曾经主打“贵妇专享”、如今蹭上“年轻养生”的燕窝,也即将“吃”出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如成功过会,燕之屋将成为“燕窝产业第一股”。

燕窝,是由雨燕与金丝燕分泌的唾液混合海藻、植物纤维、羽毛等物质混合构成的燕子巢穴。其主产地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消费市场却集中在中国,主力需求是孕妇、送礼、养生。

本土品牌“燕之屋”创立于年,算是第一批入场玩家,其真正被大众熟知是年左右。目前,燕之屋凭借加盟店的形式,开出了多家实体店,旗下产品包括以“碗燕”为代表的即食燕窝、鲜炖燕窝、干燕窝以及燕窝粽子、燕窝月饼等四大品类。在年上半年,前两大品类为燕之屋贡献了74%的营收。

从招股书看,燕之屋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富裕”:拿最近的年上半年来说,6个月营收7亿,净利润只有0.6亿;综合毛利率高达51%,净利率仅为8.6%。

一系列数据显示,燕之屋是被晚自己17年创立的劲敌、顶着“鲜炖燕窝开创者”光环的小仙炖,“卷”进了新消费时代的营销战、渠道战、价格战。

事实上,不管是偏传统的燕之屋,还是新锐品牌小仙炖,再内卷,都需要共同面对三大风险:长期伴随燕窝这个品类的涉及食品安全、营养功效、性价比等方面的“智商税”质疑;行业屡屡被曝虚假宣传、过度营销带来的口碑下滑;以及被中小“品牌”“微商”掌握的巨大水下市场的“反噬”风险。

小仙炖,狂“卷”燕之屋

因为门槛低、售价高,燕窝向来被认为是暴利的。单从品牌毛利率看,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燕之屋招股书显示,从年到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7.2亿元、9.5亿元、13亿元、7亿元;综合毛利率则达到51.76%、48.55%、48.65%、51%,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对此,燕之屋在招股书中解释,这是因为年到年线上燕窝消费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品牌加强了鲜炖燕窝这一品类的市场推广,并且通过促销适当降低了线上产品售价。

这样的经营策略调整,或许正是为了应对通过网红打法快速崛起的新对手“小仙炖”。

十年前,燕窝产品以干燕窝为主,消费者购买后需要自行泡发、挑毛、炖煮,制作流程复杂。年,燕之屋推出“开碗就能吃”、类似于罐头的即食燕窝系列产品“碗燕”,很快获得市场青睐。

年创立的“小仙炖”,开创了保质期仅有15天的鲜炖燕窝品类,消费者订购后,商家会根据消费频率定期配送新鲜产品。

“传统的干燕窝,需要自己泡发3到4个小时,加上挑毛、炖煮,操作很麻烦;即食燕窝虽然是现成品,但为了保证较长的保质期,往往会添加一些琼脂、增稠剂等来维持状态,降低了纯度和口感。而鲜炖燕窝主打‘新鲜’,不仅方便,口感和体验感还好,符合新消费人群的需求。”资深燕窝从业者大鱼告诉开菠萝财经,因此,鲜炖燕窝近几年广受市场欢迎,也成了品牌的主战场。

燕之屋和小仙炖的鲜炖燕窝来源/淘宝

燕之屋招股书显示,年,鲜炖燕窝的营收只有万元,到年就已经增至1亿元、年达到3.6亿元、年上半年为1.9亿元。相比之下,其拳头产品“碗燕”近几年的营收一直保持在5-5.5亿元之间,干燕窝营收也增长缓慢。

在小仙炖的流量轰炸之下,燕之屋能保住鲜炖燕窝这块蛋糕,付出的代价着实不小。

先是价格战,以价换量。

从年起,燕之屋鲜炖燕窝的均价不断下降,从.55元到98.89元再到61.66元,到年上半年,已经低至51.52元。招股书显示,鲜炖燕窝的平均售价直接拉低了其毛利率,年下滑幅度高达31.63%。相比之下,碗燕、冰糖燕窝和干燕窝的均价变化都不大,甚至在年上半年进行了提价。

再是渠道战,主攻线上。

经过前20年的运营,燕之屋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线下经销体系,开设了多家实体店。近几年,线上市场份额竞争加剧,为此,燕之屋加大了线上销售力度,到年,线上销售额已经超越线下。与此同时,品牌支出的电商佣金、年费、活动费等线上销售费用,也在三年内增加了1倍,从年的万元增至年的万元。

最惨烈的,要属营销大战。

燕之屋的广告营销本身并不少。早在15年前,其就请到了刘嘉玲代言,后又签约林志玲,主攻中高端女性市场。而小仙炖走的是网红路线,获得了*、陈数等明星的投资和“背书”,并通过头部主播带货、大量KOL种草来进行流量营销。

很快,燕之屋也改变了营销策略。年,燕之屋签约了奥运击剑冠*孙一文;年1月5日,燕之屋正式官宣新任品牌代言人*。近两年,燕之屋也成为了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常客。

燕之屋的品牌代言人和小仙炖的明星投资人来源/淘宝

反映到招股书上,无疑是广告宣传费用大涨。年燕之屋的广告宣传费是1.4亿元,占营收比18.78%;年增至1.9亿元,占营收比19.72%;年增至2.4亿元,占营收比18.27%。相比之下,其研发费用还不到营销费用的10%。

愈演愈烈的品牌战争,大大压缩了燕之屋的利润空间。尽管毛利率高达50%左右,但从年到年上半年,燕之屋的净利润却只有0.63亿、0.79亿、1.2亿和0.6亿,净利率只有8.75%、8.3%、9.2%和8.6%。

燕之屋被狂“卷”,小仙炖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年4月,小仙炖因虚假宣传被罚,被认为是网红营销的典型“翻车”案例。更早之前,年底,小仙炖还曾被曝出财务瞒报,据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披露的处罚信息,小仙炖上报年营利为.9万元,但实际为亏损.4万元。对此,小仙炖回应是“填报人员疏忽,致使财务报表出现数据偏差”。

“这个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属于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低级错误。”一位业内人士向开菠萝财经透露,在高额的营销费用之下,小仙炖的亏损的确是事实。

鲜炖燕窝,能洗去燕之屋“*血燕”的黑历史吗?

与市场竞争相比,对一家未来的上市公司来说,长期伴随品牌和品类的质疑,也是不得不提防的风险点。

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anjkyc.com/afhzz/1621.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7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