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福山有个盐场村,古代的登宁场盐课

对于烟台市福山区的朋友而言,“盐场”这个地名应该相当熟悉。它所指的地方,大体就是在民阜路以东、松霞路以西、天府街以南、汇福街以北的区域,在这中间,有一条路也以“盐场”命名。

由于名称中带个“盐”字,很多朋友可能都感觉这里与“食盐”存在某种联系。而这种感觉并没有错,追溯历史,“盐场”这个地名的由来,与古代在此设立的相应结构确有直接关联。

关于这段历史,《福山区地名志》记载道:相传,明朝以前,有先民在流盐沟畔聚居,故名流盐沟。洪武二十五年(年),登宁场盐大使张凤先在此建盐课司官署后,遂更名盐场。

按照以上记载,“盐场”村即因明代在此设立的盐课司官署而得名,这个盐课司具体叫作“登宁场盐课司”。

虽然从字面上不难推测出,这是古代一个管理盐务的机构。但这个机构的隶属关系、人员配备以及管辖范围,很多朋友或许没有清晰的概念,下面就以史料为依据,简要介绍之。

1、隶属关系

首先从隶属关系看起。如果用现在的机构术语来说,这个登宁场盐课司衙门,应该算是“驻福单位”。换言之,这个机构虽然设在福山县的地界,但它实际上属于上级盐务部门的分支。

根据清乾隆版《福山县志》的记载,登宁场盐课司的正式称呼应当是“山东盐运司胶莱分司登宁场盐课司”。从这个称呼来看,隶属关系就一目了然。

不过,由于古代的交通、通讯条件比较落后,登宁场盐课司虽然要接受盐务系统的垂直领导,但同时也需要看福山县的脸色。因为,盐课司的官俸役食均在福山县支领(《福山县志》),这就带有双重领导的性质了。

2、人员配备

在人员配备方面,登宁场盐课司的主官称作“大使”,即登宁场盐课大使(盐课司衙门因此也可以称作大使署)。

别看这个官职中带个“大”字,但其实只是一个小官。根据《明史职官志》记载,盐务系统共设以下职务:

(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库大使、副使各一人。所辖,各场盐课司大使、副使,各盐仓大使、副使,各批验所大使、副使,并一人,俱未入流。

也就是说,盐课司大使这个名字虽然听着高大上,可在品级上却不入流。到了清代之后,其地位有所提升,但也不过是在八品左右。

或许是因为品级较低,也可能是因为垂直领导的缘故,登宁场盐课司大使在《福山县志》中的存在感很低,甚至历任名单都不全。明代数百年间,县志中留名的只有两位,一位是上面提到的张凤先(设在盐场村的盐课司衙门就是他建的),还有一位叫做王忠。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山古现王氏(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家族)的先祖。

王忠原籍云南大理(官档记载,可信度应该比较高),明洪武年间来福山任职(时间早于张凤先,他的办公地点很有可能不在盐场村),卸任后落户在孙夼社河北村。其后世子孙逐渐繁衍壮大,且在科举考场上人才辈出,最终成为山左望族。

言归正传,盐课司衙门除了大使之外,还有其他人员,如书办、皂隶等。他们共同管理着为数众多的皂户(烧盐户)。根据清代《山东通志》的记载,清雍正之前,登宁场盐课司的原额灶丁为两千三百二十六丁,如此规模,可不算小。

3、管辖范围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登宁场盐课司管理的核心区域,大体是在福山县城以北的海滨地带,即现在烟台开发区的东半部。《读史方舆纪要》载:“(福山县)北十五里有城后海口,登宁场置于此,居民皆煮盐为业。”

不过,以上说的应该是“制盐区”。而根据史料的描述,登宁场盐课司的“供盐区”则要更广一些。清代《山东通志》载:“登宁场,配福山、蓬莱、*、栖霞、宁海、文登、荣成七州县黑扒盐。”由此可见,登宁场盐课司的供盐范围几乎囊括了胶东半岛的东半部。

实际上,“登宁场”这个称呼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其中的“登”,指的应当是登州;“宁”,指的是宁海州。按照元代区划,登州和宁海州均为州,互不隶属,“登宁场”的名字可能就是因此而来。而胶东半岛其他的“盐场”,大多以所在镇村命名,如西由场、行村场等。

4、废置时间

自从明代张凤先将登宁场盐课司衙门设到了盐场村之后,这一格局保持了数百年之久,大概一直到了清代中后期,才被废置。

在民国时期付梓的《福山县志稿》中,盐大使署(盐课司衙门)只记载为“今废”,并没有详述废置的时间。

但《福山区地名志》中的一则记载可供参考,志称:“登宁场盐课司,清道光十二年(年)裁,并人莱州石鸡(?)场,厅舍售于刘姓村民。”其旧址有没有保存下来,暂时不得而知,但盐场村的传统建筑的确也有不少。(本文作者:耳左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anjkyc.com/afhzz/2211.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7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