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自古以来就是难以跨越的鸿沟。不少跨区域发展的人,在去另一个和自己有着极大饮食差距的地区发展时,最先考虑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吃得惯。
这不,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小伙,小张在报志愿时就填了海南省的志愿,本来没想到在自己能去,结果却在真的被录取了。这可把小张愁坏了,光是担心饮食就担心了一个暑假,毕竟东北和海南的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让小张没想到的是,来到海南的第一天,和父母一起去了外面的菜馆吃饭。刚吃第一口,小张就觉得之前的担心全作废了。因为他竟然在海南吃到了几道地道的东北特色菜,甚至味道比他在老家吃得还要香!
第一道:锅包肉
初到异乡,当然要找个东北菜馆搓一顿。小张点的第一道菜就是东北特色——锅包肉,本以为这道菜到了最南端口味肯定经过了改良,可没想到不管是菜的色泽还是口感,都是一股地地道道的东北锅包肉的味道。
锅包肉外表金*酥脆,一口咬下去肉质细嫩多汁。酥皮包裹的里脊肉保留了东北人大块的实在,蘸上盘底粘稠的汤汁,直击灵*的酸甜口是多少漂泊在海南的东北人梦中的味道?
第二道:豆角炖排骨
在小张的印象里大部分地区的东北菜馆做的都是改良版的玉米排骨,但在海南这家菜馆小张吃到的竟然是一点没改良过的正宗豆角炖排骨。并且细节之处在于这个豆角还是选用的东本地产的油豆角,使这道菜的味道更加正宗。
经过一定时间的炖煮,排骨已经吸入酱油变成了诱人的酱红色,豆角也吸满了汤汁更加入味。尽管这道菜看上去油多肉多,但吃起来却并不油腻,反而这种满是咸香的口感更加符合东北人的口味。
第三道:地三鲜
作为小张最爱的家常菜之一,本以为来了海南再也吃不到地三鲜了,可第一天就吃到了比妈妈在家做得还好吃的地三鲜。这道看似普通的全素食,做好之后却比大鱼大肉还要鲜美。
已经炖到柔软的土豆和茄子,已经吸收了调料中的精华,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青椒的味道更是这道菜的灵*所在,让本来口感平平无奇茄子和土豆的味道更加丰富。所谓地三鲜,少了哪一样都不是东北人熟悉的味道。
第四道:东北烤冷面
说实话小张在海南看到的东北人还真不少,尽管很多都是来旅游的,但竟然还在街边看到了久违的东北烤冷面。在火热冒油的铁板上放上一张特制的冷面,加入鸡蛋和必不可少的烤肠或辣条,只闻味道就仿佛回到了东北。
做好后的烤冷面被切成小块,放上孜然、辣椒面以及香菜等灵*调料,吃起来香软细嫩,酱香扑鼻。并且小张选的这家烤冷面,面饼用的也是东北那种比较劲道的,从选料到做法都和正宗的东北烤冷面无二。
第五道:拔丝地瓜
作为东北人最爱的甜系菜品之一,是吃完了排骨、锅包肉这些肉菜之后解腻的不二选择。小张点的这道拔丝地瓜不仅糖做得火候到位,色泽粘稠红亮。炸好的地瓜在糖汁均匀的淋洒下,夹起一块来糖丝也能拉得老长。
对小张来说,尽管没吃到东北乱炖、杀猪菜等更特色一点的菜肴,但是能在海南吃到以上五道这么正宗的东北菜已经很意外了。并且他还发现了沿途有挺多的东北菜馆,在等待着他这个东北人去探索。给大家留下一个蔬菜小谜语,“红嘴绿鹦哥,吃了营养多”,大家知道是什么蔬菜吗?来评论区讨论吧~